邮箱登录
相关形势研究
中国金融改革加速 促错配资金回归实体经济
作者: | 2013-08-06 | 来源:新华网 | 浏览:3675次
        设立民营银行点亮“绿灯”、债市审计引发监管风暴、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、保监会宣布启动人身险费率改革……
        近期以来一系列金融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可谓好戏连台,整个金融体系向更加“市场化”的方向迈进,更加回归实体经济,这显示金改正在加速,新一轮金改大幕也已经拉开,为经济转型升级添后劲、增活力。

        金改加速“市场化”

        金融领域的改革推进速度远远超出了市场预期。
        5月下旬,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《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》,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,要求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,逐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,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,推进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等。
        6月19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,金融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。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转型、惠民生,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,并研究部署八项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。
        7月初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“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,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、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”,并指出要“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”,旨在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“盘活存量”等。
        7月19日,人民银行宣布,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,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.7倍的下限,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。同时,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,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。
      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在接受新华网、中国政府网的联合专访时表示,上半年,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扎实地推进。其中,在财税金融体制方面,“营改增”试点范围逐步扩大,出台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,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。

        错配资金回归实体经济

        6月份的一场“钱荒”将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脱节展露无遗:信贷、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(M2)迅速膨胀,相反的,经济增速在放缓、就业压力在增大、中小企业活力在下降。“钱荒”看似来势凶猛,实则是一场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。不是没有钱,而是钱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。
       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认为,事实上,中国的流动性并不紧张,问题的实质是,央行释放的流动性,很大一部分都没有被真正地利用上,没有进入实体经济。中国的货币供给从2008年的18万亿元扩张到今天的100多万亿元,这些流动性先后催生了产能过剩、房地产泡沫以及地方债务泡沫。
       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将其称之为央行在强力纠偏,把钱从银行逼入实体中。
        专家表示,其实,长期以来形成的“资金错配”凸显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,针对金融配置不够市场化、资金错配等问题,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,二是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业,建设更多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。
        从近期推出的改革举措来看,都表明中国正在坚定地选择加速金改来推动错配资金回归实体经济,一系列政策也都意在力图给市场“松绑”。
        比如,国务院常务会议在6月份提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政策措施。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认为,事实上,我国民间资本很早就已经进入了银行业,但其“玻璃门”始终没有打破。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最主要的是要解决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。
       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认为,未来金融改革的目标会有三个方向,一是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,二是要提高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,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来配置金融资源,三是要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,做到金融创新与防范金融风险并重。

        金融必须服务实体

        “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,但是实体经济是根基。如果离开了实体经济发展,金融办成了自娱自乐的行业,就成了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因此必须始终坚持金融为实体服务的原则。”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。
        其实,从既有的一系列金改举措来看,“回归实体”也是其题中之意,无论是国务院要“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”,还是央行7月份突然放开贷款利率管制,其目的无一不是要提升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,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。
        “总体看,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,对于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、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。”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就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答记者问时表示。
       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,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,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进一步加大对企业、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。另一方面,将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,不仅有利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,促进社会融资的多元化,也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留出更大的空间,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。
本文标签:相关形势研究